在网络信息时代,谈论非功利“读书”,要让读者愿意听,还觉得有趣且有所触动绝非易事。9月24日下午,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做客天一文化讲坛,在河南省档案馆新馆分享“读书、爱书与博识——两个甲子的阅读趣味”,引来众多观众冒雨前来,听雨论书,不亦乐乎。
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了几十年书,面对如何读书的提问,难免“好为人师”,每到世界读书日、各地图书节或大学开学典礼等,总经不住诱惑,应邀说“读书”。但他也自嘲:“比起传授各种专业知识,劝人读书或教人怎么读书,显得没有多少技术含量,以致学有专精的教授们,普遍不太愿意涉足。”
事实上,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,正因为其乐无穷,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。在陈平原看来,今天人们的阅读过于讲求“立竿见影”:在校期间,按照课程规定阅读;出了校门,根据工作需要看书。与考试或就业无关的书籍,一概斥为“无用”,最典型的莫过于搁置文学、艺术、宗教、哲学、历史等。实际上,读书就应该是在提倡经典的基础上多读“无用之书”,那些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、小说、散文、戏剧等,最能养成人生经验、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;还需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。而所有的阅读,都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,这样,才能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,不至于“读死书,读书死。”
“今天的书籍只要你愿意,基本都能看得到、买得到,只是有没有兴趣和动力的问题。”陈平原表示,正是这样,也导致了图书市场的芜杂,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好书浮出水面,得到读者。当然要通过很多渠道和方式,比如各种媒介的推广等。”
当前,短视频兴起,国外图书不断引进等现象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,它们是否会对传统阅读造成冲击?对此陈平原表示,上世纪80年代阅读风气西化,阅读中国古典可能会被视为保守落后;现在也有人民族主义膨胀,排斥引进的绘本、读物,“不要轻易去否定,首先是看这本书好或不好,不要以来自‘中’还是‘西’为判断依据。”陈平原表示,当下阅读有越来越多的途径和方式,所有的新形式都有大浪淘沙的过程,音频、视频等只是载体不同而已。
虽然作为“专业”的文学其热度正日渐消退,而作为“修养”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。当今很多人缺乏独立阅读、深入思考、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,而文学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环。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,陈平原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。针对很多家长关注的“阅读引导”问题,陈平原也表示不必对孩子的青春期读物过分焦虑,“现在嘲笑阅读郭敬明和过去嘲笑阅读琼瑶的情况一样,其实青春期的阅读只是阶段性的,很多人上大学后就不一样了,因为教育、阅历等变化会有相应的变化。”在陈平原看来,读书的事因性格、阶层、性别等差异,没办法统一固定要求,过于僵硬刻板的阅读趣味,会限制人才的发展,“有各种各样的孩子,就会有各种阅读的趣味,一定要持比较开放的态度来面对。”
陈平原: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(2008—2012 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)、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。主要研究领域有20 世纪中国文学、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、中国小说史、中国散文史等。先后出版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》《千古文人侠客梦》《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:以章太炎、胡适之为中心》《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》《作为学科的文学史》《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:晚清画报研究》《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》等著作三十余种。